放射性源運輸方案設計
1總則
1.1目的
為了確保放射性物品在運輸過程中能夠得到妥善處理,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為此特制定本方案。
1.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明確職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大力協同、保護公眾、保護環境。
1.3 工作要求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組長:
聯系電話:
2.2運輸小組職責
向公司報告管理范圍內事件,組員應服從運輸小組組長安排,做相應的運輸工作,做相應的運輸工作報告。
3.突發事件類型和可能產生的危害
3.1放射性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掉落,外包裝損壞或由于意外情況造成人員傷亡。
3.2放射性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丟失、內容無泄漏。
3.3火災、爆炸、車禍等原因造成人員傷亡。
4.突發事件應急響應
4.1應急準備
按照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應急響應工作應在平時的工作中作相應準備。加強安全知識普及,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讓員工了解更多的行車安全、輻射防護及救援等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及應急能力。
4.2應急程序
4.3處理措施
如果放射性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交通意外,運輸負責人員應盡量采取措施保管好放射性物品,并檢查外包裝是否損壞,如遇外包裝損壞,在做好自身防護條件下,應視物品活度盡快將其轉移到有屏蔽作用的容器或外包裝內。
當放射性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現丟失時,事故發現人應立即向運輸小組報告,運輸負責人并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并詳細說明所失放射性物品的情況,同時保護現場。運輸小組應及時上報公司,并協助有關人員進行查找。
當發生內容物泄漏時,應急人員在上報的同時,應立即設立安全范圍(醫用產品一般應在30米以外,放射源應在50米以外)同時向交通管理部門報告,并說明所載物品的危險程度。必要時請求保護或技術支持。
當發生火災、爆炸、車禍等原因造成人員傷亡時,首先保護好放射性物品的安全,立即撥打消防電話,用滅火器等進行滅火,并向公司相關部門或當地部門匯報。當有人員傷亡時,應及時搶救傷員。
5.完善應急預案
在檢查監督及日常工作中,對存在的隱患及時消除,對預案種不合理的部分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6.應急報告電話、應急的信息處理
6.1接到事故報告后,公司安全負責人應對事故的情況(發生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損失情況、采取應急措施及現場保護情況、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報告時間等)進行記錄,并立即向公司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人報告。由公司領導根據事故情況,向應急機構報告。
6.2應急報告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