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通常直徑超過10微米的顆粒物,會被擋在鼻子的外面;直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可以進入呼吸道,但隨著吐痰、打噴嚏被部分排出體外;而直徑在2.5微米以內的細顆粒物,卻會順利通過下呼吸道,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細小的顆粒物會吸附各種各樣的毒性化學物質。在相同質量濃度下,顆粒物越細,數目更多,吸附的空氣中的毒性物質就會更多。
顆粒物非常小,對光的這種消解作用更加明顯,PM2.5也是造成我們現在能見度下降的非常重要的污染物。
依照《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規定,通過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樣器,以恒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使環境空氣中PM2.5 和PM10 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的重量差和采樣體積,計算出PM2.5 和PM10 濃度。
檢測時首先需要進行樣品采集。采樣時,將已稱重的濾膜(5.3)用鑷子放入潔凈采樣夾內的濾網上,濾膜毛面應朝進氣方向。將濾膜牢固壓緊至不漏氣。采樣結束后,用鑷子取出。將有塵面兩次對折,放入樣品盒或紙袋,并做好采樣記錄。采樣后濾膜樣品稱量按第下述分析步驟進行分析。
將濾膜放在恒溫恒濕箱(室)中平衡24h,平衡條件為:溫度取15°C~
PM2.5 和PM10 濃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 ρ ——PM10 或PM2.5 濃度,mg/m3;
w2 ——采樣后濾膜的重量,g;
w1 ——空白濾膜的重量,g;
V ——已換算成標準狀態(101.325kPa, 273K)下的采樣體積,m3。
根據樣品采集目的可選用玻璃纖維濾膜、石英濾膜等無機濾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纖維素等有機濾膜。濾膜對0.3μm 標準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