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101
組織脫水、透明、浸蠟、包埋
從患者到病理學家,準備樣本進行診斷需要細心、經驗以及合理的流程。
徠卡特地為大家整理了取材、組織脫水、透明、浸蠟、包埋以及染色等(常規、特殊、IHC以及FISH)101步操作流程,幫助大家更有效、更簡單地獲得實驗方案,避免錯誤的發生。
步驟六十四
了解染色
🙆 正確:了解你正在做的染色。
🙅 錯誤:只是“跟隨操作方法”,而不是真的知道染色結束需要觀察什么,可能會導致不夠好的染色結果。
A.PAs肝染色,正常情況下,脂褐素及糖原PA染色呈陽性,膽汁和含鐵血黃素PAS染色呈陰性(分別為黃色和棕色)。
B.銀 Gomer i染色方法染肺部真菌(曲霉屬)感染。大多數城市居民和吸煙者肺中的一個共同特征,即真菌的菌絲在非染色情況下都是黑色的。
步驟六十五
使用陽性對照
🙆 正確:總是使用陽性對照片可以清晰的知道,是否包含想要展示的結構/物質。
🙅 錯誤:如果我們在玻片中沒有看到想要顯示的結構或物質,我們認為它是不存在的。
使用Perl’s方法證明肝硬化含鐵血黃素(藍色)包含鐵。這是一個較好的鐵陽性對照染色。
步驟六十六
使用精確時間
🙆 正確:使用精確時間
🙅 錯誤:時間總是大概。不精確的時間產生不一致的結果。
這兩張皮膚玻片來自同一塊蠟塊,同樣使用PAS染色。A玻片酸處理(氧化步驟)為5分鐘,而B玻片只有30秒(錯誤)。結果B玻片基底膜染色效果很差。
步驟六十七
🙆正確:注意使用試劑的保質期。部分試劑或染料溶液會漸漸改變,另一些試劑和染料溶液不穩定,必須即配即用,還有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氧化(成熟)才可以使用。
🙅 錯誤:我們假設所有的試劑都可用于不確定的周期。
Weigert’s 蘇木素由于過氧化呈現不干凈的染色效果,請注意膠原的棕色染色。
步驟六十八
正確儲存試劑
🙆 正確:正確儲存試劑。有些試劑需要冷藏,因為容易滋生真菌或霉菌。有的光敏感試劑,需要在黑暗中儲存。
🙅 錯誤:“我們所有的試劑都儲存在染色平臺上的架子上。有時我們能在玻片上看到散在的其他有機物。”
使用長了微生物的染色溶液(蘇木素)對玻片進行染色,可見大量外來微生物覆蓋在組織切片頂部。
步驟六十九
遵守染色方法
🙆 正確:認真完成程序的每一步。
🙅 錯誤:當使用相同的程序時,不同操作人員取得不同的染色結果。
福爾馬林固定的粘膜下層進行馬松三色染色( Masson trichrome)。在正確執行染色步驟時,包括第一步鉻酸染色(敏化或二媒染),A玻片呈現紅色的平滑肌。B玻片染色時,這一步被跳過,B玻片中可見肌肉缺乏差異性著色(小腸)。
步驟七十
記錄所有更改
🙆 正確:記錄所有實驗中偏離。
🙅 錯誤:染色結果不好,卻很難找尋原因,因為程序變化時沒做記錄。
浸銀染色網狀纖維有背景(沉淀),如果染色時沒有精確的執行染色步驟,則很難確定引起這樣問題的原因,( Gordon& Sweets染色法,腎臟)。
步驟七十一
🙆正確:注意洗滌步驟。盡可能規范操作,因為這經常引起結果的變化。
🙅 錯誤:實驗室工作人員使用不同的洗滌方法,有些人使用劇烈的攪拌,另一些則更為溫和。
使用相同的方法進行肝染色,唯一的區別是操作人員沖洗,洗滌步驟。網狀纖維均為黑色,但A比B呈現的更好( Gordon& Sweets法)。
步驟七十二
認真設置顯微鏡
🙆正確:在關鍵階段,如分化步驟使用顯微鏡在微觀下觀察控制。要注意在玻片濕潤未封片的情況下,顯微鏡的設置,可能呈現虛假的背景染色。
🙅 錯誤:對所有染色方法都只用裸眼觀察玻片。
A.濕組織(無蓋玻片)在顯微鏡下看關閉閉聚光器和光闌。注意假背景。
B.濕組織(無蓋玻片)在顯微鏡下看打開聚光器和光闌。注意清晰的背景。
接下來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切片、優化脫蠟和試劑應用、考慮抗體交叉反應等操作流程小貼士,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們徠卡101系列,后續我們將會為您奉上更詳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