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質量綜合監測技術方案—生態系統結構監測
瀏覽次數:821 發布日期:2023-2-18
來源:沃德精準
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生態系統結構監測
一、簡介
什么是生態質量綜合監測?該詞是指對某地生態系統的生態質量進行多層面、多維度的監測,建設生態質量綜合監測有助于提高管理部門對于生態系統的
監測和管理能力,并
提供各項數據支持。
生態質量綜合監測大略可分為四類,分別是
生態系統結構監測、
生態系統功能監測、
生物多樣性監測、
人居環境適宜性監測,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生態系統結構監測,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夠有所收獲,更多內容歡迎咨詢。
生態系統結構監測是通過近地遙感衛星、無人機和攝像機,對監測地點的生態系統結構、區域人類活動進行監測監管。
開展人類干擾活動監控、生態系統結構動態監測、生態風險監測預警和生態資產統計核算等監管業務,并將監測地點的優勢生態資源進行展示和宣教,從而為管理部門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提供決策和考核支撐。
二、監測系統
生態系統結構監測利用
“天空地”一體化進行監測。
天,是利用
近地衛星遙感監測;
空,是借助
無人機等空間監控設備;
地,是利用
高清攝像機進行監測。
通過近地生態遙感影像、無人機、攝像機等對生態系統結構(生態紅線類型及其面積變化、景觀格局、用地性質等)開展實時監控和動態展示。
圖1 近地遙感衛星
利用近地遙感衛星所拍圖像,可迅速、周期性的獲取大區域生態環境狀況信息,從而為大范圍生態環境動態監測提供技術支持。從生態監測對象出發。對各對象所監測的要素進行分析,提出相關建議,并可以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
圖2 無人機
近些年來,無人機成為安全、高效獲取生態環境信息手段,無人機以其低空飛行、成本低廉,機動靈活,能快速響應等優點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水域監測、空氣監測、陸地目標監測等)具有較大應用優勢,可快速獲取地理、資源、環境等空間信息,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和應用分析,同時具有機動、經濟、安全等諸多優點。
圖3攝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