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體(Liposomes)是由卵磷脂和神經酰胺等制得的脂質體(空心),具有的雙分子層結構與皮膚細胞膜結構相同,對皮膚有優良的保濕作用,尤其是包敷了保濕物質如透明質酸、聚葡糖苷等的脂質體是更優秀的保濕性物質。
當前脂質體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溶劑注入法、超聲波破碎法、薄膜法等。其中,溶劑注入法是將脂質材料溶于有機溶劑中,然后注入到含有反溶劑的溶液中,通過溶劑蒸發形成脂質體。超聲波破碎法是通過高強度超聲波將脂質體破碎成更小的顆粒。薄膜法則是通過高壓氣體或液體將膜材吹散或滴落形成小顆粒。脂質體的擠出是指將制備好的脂質體通過擠出器進行機械加工,使其通過一定孔徑的篩網從而得到一定粒徑分布的脂質體。擠出器可以有效地對脂質體進行連續生產和加工,具有高效、穩定、可調等優點。在擠出過程中,脂質體的粒徑和形狀可以通過調整擠出器的參數和篩網的孔徑來進行控制。
脂質體擠出技術
在略高于磷脂相變溫度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外部擠壓動力,使脂質體通過特定孔徑的聚碳酸酯膜,大粒徑或者多室脂質體被膜孔的剪切破裂后迅速重新聚合成更小粒徑的脂質體。由于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膜的孔徑固定(如50nm,100n,200nm等),且脂質體用聚碳酸酯膜具有孔徑垂直于膜表面且分布均勻的屬性,多次經過特定孔徑的聚碳酸酯膜擠壓剪切后,可以獲得粒徑接近聚碳酸酯膜孔徑且分布集中的單室脂質體。
影響擠出的三大因素
1、擠出溫度 擠出溫度是脂質體擠出工藝中的重要參數。擠出溫度一定要在范圍內不能過高或過低,因為在一定的相變溫度下,脂質體的流動性會較好。若原始樣品內包含大顆粒或聚團較多的脂質混懸液,先用超聲或者高壓均質機均質處理掉大顆粒或團聚較大的物料,初步處理的樣品懸液再通過脂質體擠出器進行過濾擠出,這樣不容易堵塞聚碳酸酯膜,又可以獲得粒徑分布均勻且集中的終產物。
2、擠出壓力 擠出壓力決定脂質體過膜時所受到的剪切力大小。此剪切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脂質體粒徑控制的效果,如果過膜的速度過慢,則部分脂質體微球有可能是通過發生形變的方式溜過聚碳酸酯膜,過膜后即恢復原狀,其粒徑大小并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如果過膜的速度過快,則有可能因表面受剪切力過于劇烈而導致脂質體膜結構破壞,包封藥物的泄露。
3、濾膜的選擇 脂質體擠出對濾膜的要求比較高,需要膜孔分布均勻、孔徑基本保持一致,且孔徑垂直更有利于納米級脂質體的擠出制備。而聚碳酸酯膜具有高分子量、熱穩定性好、化學性強等優點,可以有效地保護脂質體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在選擇擠出濾膜的孔徑時,需先測定擠出前脂質體樣品的粒徑,并與最終所需達到的目標粒徑相結合進行考慮,然后選擇合適的濾膜孔徑。比如原始樣品粒徑是400nm,目標粒徑是100nm,可以先嘗試用200nm擠出。如果擠出困難,換成400nm擠出,之后再依次用200nm,100nm,80nm擠出。
對于制備好的脂質體,需要進行檢測和表征以評估其質量和性能。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粒徑分布、電鏡觀察、光譜分析等。粒徑分布可以反映脂質體的粒徑分布情況,電鏡觀察可以觀察脂質體的形態和結構,光譜分析可以分析脂質體的組成和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