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期間,大約五分之一的女性會出現抑郁癥狀,導致大約5%的孕婦出現重度抑郁癥。許多抑郁癥女性在懷孕期間很難決定是否開始或繼續接受抗抑郁治療。
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SRI)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藥,因為它們被認為對母親和孩子都相對安全。然而,SSRI能夠穿過胎盤,并在母乳中被發現,從而到達發育中的嬰兒體內。因此,關于治療孕期和產后母親抑郁癥的益處是否大于對孩子的潛在健康風險的爭論一直存在。
抑郁癥和藥物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母體抑郁癥和SSRI抗抑郁藥物治療都與后代神經發育的變化有關。例如,在懷孕期間服用SSRI與兒童患自閉癥譜系障礙等社交障礙的風險增加有關[1],但這些影響也可能是潛在抑郁癥的病癥結果[2]。
到目前為止,臨床研究還無法將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影響與潛在的母體抑郁癥的影響完全分開。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分離出這些影響,旨在利用母體抑郁動物模型,研究圍產期氟西汀(FLX)暴露對雄性和雌性大鼠后代幼年和成年社交行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