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AC之后,Pep-TAC來了 | 中山大學Nature子刊
原創:三巨木 來源:醫藥魔方Pro
LYTAC技術利用抗體或其他識別分子與細胞膜上的目標蛋白(POI)結合,并將溶酶體靶向序列連接到目標蛋白上,從而將目標蛋白轉運到溶酶體進行降解。LYTAC技術的優勢是可以靶向膜蛋白,并具有選擇性和特異性。
但LYTAC通常需要合成抗體或其他識別分子,以及連接溶酶體靶向序列的分子,導致合成過程復雜且成本高昂。此外,由于抗體或其他識別分子難以穿透腫瘤組織,導致LYTAC腫瘤穿透能力差,限制了LYTAC的應用范圍。
2月6日,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高艷鋒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論文,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Pep-TAC的新型蛋白降解平臺,可以利用共價肽段來靶向并降解細胞膜蛋白,適用于癌癥免疫治療,特別是腦腫瘤。這一成果有望為癌癥免疫治療和腦腫瘤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首先通過TCGA數據庫分析和細胞水平驗證,證實TFRC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并且具有環境穩定性、受體可回收性和高表達等特性,故選擇了TFRC作為靶點。
然后,通過構建一系列融合肽,研究人員發現TFRC靶向肽DT7和POI靶向肽OPBP1的融合肽可以強效結合TFRC和PD-L1,并誘導TFRC過表達的腫瘤細胞進行內吞作用。
通過引入k-ASF,研究人員又構建了一系列共價Pep-TAC,發現它們可以顯著降低腫瘤細胞上PD-L1的表達,并誘導PD-L1在細胞內的降解。
接下來,研究人員設計了敲除TFRC的實驗,證實了TFRC介導的內吞作用是共價Pep-TAC降解POI的主要機制。
在酸性條件下(模擬腫瘤微環境),共價Pep-TAC的降解效果更強,且可以顯著降低腫瘤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上PD-L1的表達,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接下來又發現,共價Pep-TAC可以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延長小鼠生存期,并誘導抗腫瘤免疫反應,包括T細胞浸潤、IFN-γ分泌和腫瘤特異性免疫記憶。
此外,研究人員探索了Pep-TAC在體內的分布和代謝,發現共價Pep-TAC在腫瘤模型中顯著富集于腦組織,表明它可以穿過血腦屏障,為腦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傳統的TPD技術難以降解膜蛋白和分泌蛋白,而Pep-TAC通過靶向TFRC,成功實現了對這些蛋白的降解。總的來說,Pep-TAC不僅可以有效降解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上的免疫抑制蛋白(如PD-L1),以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還能穿過血腦屏障,克服了現有腦腫瘤治療方法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