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抗衰新時代:哈佛突破性成果,億萬富豪趨之若鶩,何時全民共享
原創:Yong 來源:醫麥客
在追求青春永駐的道路上,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干細胞抗衰老成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研究領域。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張毅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Cell Research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題為" Reducing functionally defective old HSCs alleviates aging-related phenotypes in old recipient mice "的研究長文。研究發現,老年個體內同時存在年輕造血干細胞和衰老造血干細胞,并且后者會對前者產生負面影響,通過減少衰老造血干細胞并提升年輕造血干細胞的比例,可以顯著改善老年受體小鼠的整體衰老狀態。
通過單細胞測序分析,研究團隊發現CD150的表達水平可以較好地指征造血干細胞(HSCs)的衰老狀態。CD150低表達(CD150low)的HSCs在轉錄組學、表觀組學、甲基化年齡以及細胞損傷指標上均顯著“年輕”于同一老年個體來源的CD150高表達(CD150high)的HSCs。功能驗證結果也證明,CD150low HSCs的造血重建能力明顯優于CD150high HSCs。
研究者分別將老年鼠來源的CD150high和CD150low HSCs移植至老年受體小鼠。結果顯示,相較于移植CD150high HSCs的小鼠,移植CD150low HSCs的老年受體小鼠在血液和免疫指標、血液甲基化年齡以及運動、肌肉和神經功能方面均表現出更年輕的狀態,且壽命顯著延長。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衰老型CD150high HSCs對機體功能的負向調控作用,以及減少這類HSCs比例對改善衰老表型的顯著效果。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點評到,張毅教授的這一研究不僅系統描述了HSCs衰老異質性,還揭示老年個體中存在功能近年輕狀態的HSCs,為衰老干預提供了新策略。它突破了以往對衰老機制認知的局限性,為開發針對性的衰老療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望引領衰老研究邁向精準調控細胞層面的新階段。
哈佛大學著名遺傳學家、長壽研究專家大衛•辛克萊教授曾表示:“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將在10年內有望控制生物年齡并逆轉衰老,屆時人類將比目前的平均壽命延長40年左右,活到120歲左右。”
富豪趨之若鶩,首款“長生藥”在2030年前問世?
無獨有偶,在哈佛大學這一針對小鼠的實驗研究之外,美國億萬富豪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用兒子血漿換血以保持青春的紀錄片《長生不死:硅谷富豪的逆齡人生》近日在網飛上線,引發巨大討論,讓 “換血抗衰” 這一話題再次走進大眾視野。
不過,換血的效果并沒有布萊恩開頭想象中那么美好,完成6次換血后,布萊恩于23年7月份發博文表示,換血并沒有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任何疊加益處,草草終止了這項換血療法計劃。然而,11 月份,他再次在推特上發帖稱,“他的‘超級血液’使他父親的生理年齡減少了 25 歲。”
目前,很多億萬富豪都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衰老干預的研究,包括扎克伯格、比爾蓋茨、谷歌創始人等均有出手。
2013年,谷歌聯合創始人 Larry Page 創立了一家名為Calico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于研究延長壽命和對抗癌癥,旨在揭開人類衰老的奧秘并找出解決之道。
2022年初,來自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Altos Labs攜30億美元巨額融資誕生,專注于開發生物再編程療法以對抗衰老。Altos Labs背后的資金支持者,包括前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以及俄羅斯頂級富豪尤里·米爾納。
貝爾蒙特也認為“細胞重編程”等分子技術終將幫助人類延長40年,甚至更長的壽命。
2022年4月,Retro Biosciences公司走出隱匿模式,宣布完成1.8億美元融資。當下硅谷科技圈最火的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先生正是Retro公司這一輪融資投資者。彼時,Retro公司向世界展示了其“為人類延長10年健康壽命”的宏偉愿景,指出這一融資將支持完成其首個概念驗證。其最初的重心是細胞重編程、血漿相關療法,和自噬作用這三個研究方向。
2024年1月,金融時報報道,Retro公司正在籌集10億美元A輪融資,用于結合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打破壽命極限,目標是讓人類壽命至少延長10年!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創始人包括清華大學藥學院前院長、干細胞領域頂尖學者丁勝。Retro公司CEO表示,將在本世紀20年代推出第一款藥物,這是“底線”,這意味著其承諾開發首款“長生藥”在2030年前問世!
2023年,Meta(原稱Facebook)CEO馬克·扎克伯格與其妻子普莉希拉·陳女士共同宣布,在未來十年內投資2.5億美元,用于在紐約建立新的細胞生物中心。該中心將致力于制造細胞機器,以監控人體并消滅疾病,這一投資顯示了扎克伯格對干細胞及細胞治療技術的重視與期待。
何時全民共享前沿科研成果?
大家會想說,這些都是超級富豪的努力和動態,和我們普通人又有什么關系呢?干細胞抗衰技術的科學性究竟有沒有被證實?當普通人還在為延緩衰老購買保健品時,何時這一先進技術才能真正從富豪的“私人訂制”走向大眾的普惠醫療?
在國內,2023年11月,解放軍301醫院宣布了一個在醫學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聞:醫院門診8層老年醫學診區抗衰老門診正式開診。根據媒體報道,這個門診將采用一系列先進的醫療手段,如臨床前藥物、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等,為30歲以上有抗衰老長壽保健需求的人群提供全面的衰老狀況評估和干預咨詢。
2024年2月,權威期刊《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發布了《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中國老年醫學臨床專家共識》,這是我國首部關于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的專家共識。其中明確指出,干細胞治療是一類科學延緩衰老的策略。
2024年11月,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正式開設抗衰與細胞治療咨詢門診。
2025年1月,國內首款間充質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
有研究指出,間充質干細胞,是未來抗衰老的關鍵參與者。
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MSCs)在抗衰老領域中的應用,近年來已取得顯著進展。
根據2024年國際期刊雜志發布的抗衰老相關的最新文獻,間充質干細胞通過靶向衰老的潛在機制,包括慢性炎癥、細胞衰老和氧化應激,表現出有前景的抗衰老特性。
通過其再生潛力、免疫調節能力和分泌組的產生,MSCs有助于組織修復和再生。這些獨特的能力將間充質干細胞定位為未來抗衰老療法和再生醫學的關鍵參與者,為促進更健康、更有活力的老年生活提供潛在的干預措施。
在抗衰老領域,MSCs通過以下幾種機制起作用:
(1)組織修復與再生:MSCs通過分泌一系列生長因子(如VEGF、HGF等),能夠有效修復受損的組織并促進新組織的生成。在骨質疏松和關節退行性疾病的治療中,MSCs可以通過促進骨骼和軟骨的再生,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2)抗炎作用:MSCs具有顯著的抗炎能力,能夠抑制衰老過程中產生的慢性炎癥反應。研究發現,MSCs可以通過降低衰老細胞分泌的炎癥因子(如IL-6、TNF-α等),有效減緩衰老相關疾病的進展。
(3)免疫調節作用:MSCs能夠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反應。尤其是在抗腫瘤和抗感染方面,MSCs的免疫調節作用為老年人提供了有效的保護。
結語
干細胞抗衰老領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對生命奧秘的一次深刻探索。從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試驗,再到最終應用于人類健康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機遇。雖然我們離真正意義上的“返老還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些開創性的研究無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窗戶,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干細胞抗衰老療法有望變得更加安全、經濟,并最終惠及每一位普通人,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迎接一個更加健康、年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