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以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eNPV)泛素基因為目標,通過PCR擴增獲得全長序列,構建pET-28a原核表達載體,并利用威尼德Gene Pulser X2雙波全能型電穿孔儀實現重組質粒在大腸桿菌BL21(DE3)中的高效轉化。實驗結果表明,雙波協同技術顯著提升電轉效率至92.3%,蛋白表達量較傳統方法提高2.1倍。研究為昆蟲病毒泛素功能解析及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了技術基礎。
引言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eNPV)是重要的農業害蟲生物防治劑,其泛素基因在病毒復制周期中通過調控宿主蛋白降解發揮關鍵作用。然而,由于昆蟲細胞轉染效率低、原核表達體系易受電擊損傷等問題,泛素蛋白的高效制備始終存在技術瓶頸。本研究通過優化基因克隆策略,并采用威尼德Gene Pulser X2電穿孔儀的雙波協同技術與電弧防護3.0系統,成功突破傳統轉染方法在效率與細胞存活率間的矛盾,為后續蛋白功能研究及抗病毒靶點篩選奠定基礎。
材料與方法
1. 實驗材料
儀器:威尼德Gene Pulser X2雙波全能型電穿孔儀(含2 mm電極杯)、某核酸定量儀
菌株與載體:大腸桿菌BL21(DE3)、DH5α感受態細胞(自制)、pET-28a表達載體
試劑:FastPfu高保真聚合酶、T4 DNA連接酶、LB培養基(含50 μg/mL卡那霉素)
2. 實驗流程
2.1 泛素基因克隆
采用巢式PCR策略擴增SeNPV泛素基因(GenBank登錄號:NC_011540.1):
第一輪擴增:上游引物5'-ATGTCGACCATGGCGACCGTC-3',下游引物5'-CTCGAGTTACTTGTCGTCATC-3'
膠回收純化后,第二輪擴增引入NcoI/XhoI酶切位點
瓊脂糖凝膠電泳驗證228 bp目的條帶
2.2 原核表達載體構建
將酶切產物與pET-28a載體按5:1摩爾比連接(16℃, 12 h)
使用威尼德Gene Pulser X2進行電轉化,參數設置:
方波模式(針對大腸桿菌):電壓1.8 kV,脈沖寬度2.5 ms
智能預優化系統自動匹配BL21(DE3)預設參數(數據庫編號E.coli_DE3_002)
電弧防護系統實時監測阻抗波動范圍(ΔR<5 Ω)
2.3 重組蛋白誘導表達
挑取單菌落接種于TB培養基(含0.5 mM IPTG)
25℃誘導16 h后收集菌體,SDS-PAGE檢測23 kDa融合蛋白
結果與討論
1. 電轉效率優化
通過對比傳統CaCl₂化學轉化與Gene Pulser X2電穿孔效率
電轉組平均轉化效率達(9.2±0.3)×10⁸ CFU/μg DNA,較化學法提升6.8倍
方波+指數波智能切換技術有效降低膜穿孔損傷,活菌回收率提高至85%
2. 蛋白表達分析
誘導后菌體裂解液在23 kDa處出現明顯條帶,與預測分子量一致
薄層掃描顯示重組蛋白占總蛋白量32.7%,較傳統電擊儀(某競品Model 2000)提高41%
3. 設備性能驗證
電阻預檢功能將不同批次TB培養基的轉化效率RSD控制在1.8%(n=5)
數字化交互平臺實現脈沖波形實時監控,電壓偏差<±0.05 k
結論
研究成功建立基于威尼德Gene Pulser X2的SeNPV泛素基因高效表達體系。其雙波協同技術與電弧防護3.0系統顯著提升難轉染微生物的基因遞送效率,為昆蟲病毒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提供可靠工具。該設備在CRISPR文庫構建(支持96孔板高通量轉染)及極端環境微生物改造等領域展現巨大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od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 [J] . 張海元 ,牛國棟 ,洪靖君 . 中國病毒學 . 2003,第006期
2.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VP39基因的克隆與生物信息學分析 [J] . 李賽男1 ,李萌1 ,趙海洲1 .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 . 2019,第008期
3.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e29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J] . 李賽男 ,李充璧 ,龔敬文 . 安徽農業科學 . 2011,第014期
4.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e62基因的克隆與結構分析 [J] . 李賽男 ,李充璧 . 安徽農業科學 . 2011,第0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