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國揚格/旭月北京非損傷微測系統,順利中標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此次采購單位——西南大學資環院主要用戶群的研究方向,即為植物營養。NMT作為通過離子、分子流速檢測,揭示活體生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息交換的工具,它到底能為植物營養研究帶來哪些新的成果與機遇呢?
1、提升肥效/篩選氮磷鉀高效作物
農業生產過程中,如何對作物做到“按需施肥”?非損傷微測系統可以檢測作物在不同氮磷濃度的環境中,吸收氮磷的速率,確定最適宜的施肥濃度,以使更多的營養被植物吸收。同時,可以篩選出能夠在營養元素較缺乏的環境下,吸收氮磷鉀能力相對較強的作物。
不同NH4+/NO3-濃度環境下,浮萍根葉實時吸收NH4+/NO3-的速率
2、生物修復(水體富營養化)
2013年,美國麻省州立大學Chul Park教授利用旭月非損傷微測系統(“水安全速檢儀”為其下的一種型號),進行了除氮藍藻聚合體的篩選。檢測了幾種除氮藍藻聚合體,在不同氮濃度水體中的代謝強度,從而篩選出除氮能力強、耗氧低的除氮藍藻聚合體品種,以應用到水體污染治理之中。Chul Park教授因為這一具有創新性、實用性的研究,獲得了2013年美國水環境基金會頒發的保羅·布什大獎(Paul L.Busch Award)。
3、抗逆品種快速篩選
鹽脅迫、干旱脅迫、營養脅迫下,哪些作物、林木品種,相對來說,可以更好地維持從環境中吸收營養的能力,其抵御逆境的能力,可能會更強。而且這一篩選,可以在植物生長時期的早期進行,實現快速篩選。
干旱脅迫時,正常N/低N環境下植物對銨硝的吸收速率。
4、營養相關共生菌、菌根篩選
NMT除了可以檢測菌根、菌絲從環境中吸收氮磷的多少,還可以檢測菌根與根表間營養元素的流動,篩選出能夠高效供應營養的菌種。
5、氮磷鉀轉運基因功能鑒定
哪些基因在高氮、高鉀環境下,可以高效地調控氮鉀吸收,哪些又可以在低氮、低鉀環境下,促進氮鉀吸收?NMT能夠實時地檢測到不同環境下,各營養元素吸收的多少,真正實現活體基因功能鑒定。
NRT1.5介導的質膜K+實時轉運(外排)
旭月公司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